英特尔与英伟达牵手,NVLink功不可没
CBINEWS
责任编辑:邹大斌
电脑商情在线
时间:2025-09-22 14:32
英特尔 英伟达 芯片 GPU NVlink
上周,英伟达宣布将向陷入困境的芯片制造商英特尔投资50亿美元,用于共同开发面向PC和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的芯片。此举意味着,这家GPU巨头即将成为英特尔最大的股东之一。
对英伟达而言,这一合作使其有机会将其GPU帝国拓展至集成显卡领域——这一领域长期以来一直由英特尔和AMD主导。根据协议,英特尔将设计内置英伟达GPU小芯片(chiplets)的PC处理器。
与此同时,英伟达也在为英特尔的Xeon(至强)平台在自家AI基础设施和数据中心产品线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铺平道路。尽管Xeon处理器已出现在英伟达基于Blackwell架构的B200和B300等产品中,但该公司最大、最强大的机架级系统(如GB300 NVL72)均采用其基于Arm架构的Grace CPU。
通过将英伟达的NVLink互连技术集成到其CPU设计中,英伟达将能够基于自家CPU和英特尔的Xeon处理器,提供NVL72级别的系统,同时进一步扩大其在PC图形市场的份额。
NVLink是关键
如果你还不熟悉,NVLink是英伟达多年来用于在多个GPU之间高效分发工作负载的高速互连技术,近年来也应用于其基于Arm架构的Grace和Vera CPU。这些互连通道速度极快,每个GPU可实现高达1.8TB/s的带宽(双向各900GB/s),约为PCIe 5.0 x16插槽带宽的14倍。
通过将NVLink直接集成到Grace CPU中,英伟达得以突破单节点八块GPU的限制,构建出拥有72块GPU的机架级架构GB200 NVL72。然而,对英特尔而言,由于缺乏NVLink连接能力,其Xeon处理器只能用于英伟达较小且吸引力较低的风冷系统,如DGX B200和B300。
今年春季推出的“NVLink Fusion”计划,标志着英伟达向第三方CPU或XPU供应商开放了该技术。唯一的限制是,芯片厂商只能使用该技术与英伟达自己的GPU或CPU进行通信。高通和富士通是英伟达最初的CPU合作伙伴。但随着英特尔加入,英伟达的客户很快将可以选择基于英特尔x86架构Xeon处理器的NVL72级别机架系统。
英伟达CEO黄仁勋在周四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我们现在可以将英特尔x86 CPU直接集成到NVLink生态系统中,从而构建这些机架级AI超级计算机。”
此外,由于英特尔最新一代Xeon处理器采用模块化I/O芯粒设计,与几年前相比,集成NVLink将相对容易。
对英特尔而言,这一合作相当于一条捷径,使其得以加入机架级计算的竞争——此前英特尔多次尝试推出具有竞争力的AI加速器或数据中心GPU,但均未成功。我们上次听说的是,英特尔正在自主研发机架级GPU架构,但能否最终推向市场仍是未知数。
英伟达从中得到什么?
除了获得英特尔约4%的股份外,英伟达与英特尔的合作还带来了更紧密的硬件协同设计合作,以及更广泛地接触英特尔客户群的机会。
黄仁勋表示:“这项投资的回报将非常可观,不仅体现在我们自身的业务中,也体现在我们对英特尔的股权收益上。”他估计,数据中心CPU的可寻址市场规模约为250亿美元,而笔记本市场每年有1.5亿台的出货量。
后者似乎是英伟达真正看重的市场。通过在芯粒层面将GPU直接集成到英特尔处理器中,英伟达得以进入此前无法触及的市场。尽管英伟达对PC领域并不陌生,但正如黄仁勋所指出的,其产品此前主要局限于高端游戏系统。
黄仁勋说:“市场上存在一个完全由CPU和GPU集成的细分领域——可能是为了尺寸、成本或电池续航等原因。而目前,这一领域在很大程度上被英伟达忽略了。这个细分市场实际上非常丰富,规模也很大,目前尚未被充分满足。”
英伟达其实早已朝这个方向迈进。一些与联发科合作开发的微型GB10 Superchip版本预计也将在未来某个时间点更广泛地上市。因此,获得英伟达图形技术支持的不仅仅是英特尔CPU。
但这一交易可能对英特尔内部的图形部门带来不利消息。多年来,英特尔一直在努力通过其Arc GPU扩大在PC图形市场的影响力,但收效甚微。
依然钟情Arm
尽管英伟达正与英特尔走近,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与Arm的关系就此终结。
黄仁勋表示:“我们的Arm路线图将继续推进。我们完全致力于Arm路线图。我们拥有大量Arm客户。我们正在开发下一代Vera CPU。”
今年春季GTC大会上,英伟达发布了这款下一代CPU,预计将于明年与Rubin系列GPU一同推出。该芯片将配备88个定制Arm核心,支持同步多线程,并具备1.8TB/s的NVLink-C2C连接能力。
英伟达与Arm及其基于Arm的SoC设计公司有着长期合作关系。在推出72核Grace CPU之前,英伟达曾与Arm合作开发Tegra系列芯片,用于任天堂Switch等游戏机。正如我们此前报道的,英伟达也已向高通和富士通提供了类似的NVLink技术支持。
这并非英特尔代工期待的胜利
尽管英特尔一直在努力扩大其本土制造能力,但黄仁勋强调,英伟达此次与英特尔的合作主要聚焦于产品,而非制造。
黄仁勋表示:“我们一直在评估英特尔的代工技术,未来也会继续评估。但今天这一公告,完全聚焦于这些定制CPU。”
当然,英特尔仍然需要为Foundry业务找到一位“救世主”级别的客户,但英伟达目前尚未准备好做出这一承诺。
英伟达将继续在台积电(TSMC)的工厂生产其芯片,无论是在台湾还是亚利桑那州的工厂。
不过,英特尔代工仍可能间接受益。虽然台积电将负责制造英伟达的GPU芯粒,但英特尔代工很可能会承担封装和最终组装工作。黄仁勋迅速称赞了这些技术,并称这正是两家公司能够如此快速将联合产品推向市场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