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有求职者用GenAI伪造技能和资历

作者:

CBINEWS

责任编辑:

邹大斌

来源:

电脑商情在线

时间:

2025-04-22 10:36

关键字:

GenAI AI 求职

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工具——尤其是像 OpenAI 的 ChatGPT 这样的工具——正被许多求职者用来增强、夸大,甚至完全捏造简历、求职信中的部分内容,甚至在面试中伪造回答。

“我们在技术招聘中经常看到这种情况,很多句子结构和流行语的过度使用让这一点变得非常明显,”美国加州商业流程外包(BPO)公司 HiredSupport 的总裁乔尔·沃尔夫(Joel Wolfe)表示。HiredSupport 在全球拥有超过 100 家企业客户,包括电子商务、SaaS、医疗保健和金融科技领域的公司。

沃尔夫在 LinkedIn 上讨论这一话题时表示,他发现 AI 增强的简历“出现在所有职位和岗位中,但最明显的是一些过分夸大的开发者职位。”

人力资源技术供应商 Phenom 的全球战略副总裁克利夫·尤里基维奇(Cliff Jurkiewicz)也表示,他在求职申请和面试过程中看到了越来越多的欺诈行为。“这确实是我们观察到一段时间的现象,但现在更加普遍了,”尤里基维奇说。

求职者甚至在实时远程或录制视频面试中求助于像 ChatGPT 这样的工具——有时会从第二块屏幕上读取由 AI 助手提供的答案。在某些情况下,接受面试的人甚至不是真正的申请人,而是更有资格的人代为出面。

“这种情况在全球范围内和各个行业中都在发生,目的是让更有能力的人通过面试,而另一个人则来上班,”尤里基维奇说。“客户报告称,10% 到 30% 的面试——尤其是工程类职位——涉及某种程度的欺诈。”

求职者承认夸大技能

英国简历撰写服务公司 StandOut CV 在 2023 年的一项调查显示,73% 的美国工人会考虑使用 AI 来美化甚至伪造简历——这还是在 genAI 工具变得像现在这样普及之前的数据。调查还显示,近2/3的受访者(64.2%)表示他们至少在简历上撒过一次谎。相反,只有五分之一的人表示他们从未因撒谎而被抓住。

另一项由 Resume Builder 进行的调查显示,45% 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在招聘过程中使用 AI 工具夸大了自己的技能:32% 在简历中撒谎,30% 在面试过程中撒谎。

总体而言,雇主普遍表示,只要求职者使用 GenAI 工具撰写的简历准确反映了他们的资历和经验,他们并不反对这种做法。在线招聘平台 ZipRecruiter 表示,根据其 2024 年第四季度雇主报告,接受调查的 800 名雇主中有 67% 表示他们愿意接受求职者使用 GenAI 撰写简历、求职信和申请材料。

然而,企业正面临越来越多来自使用 AI 伪造身份、简历和面试回答的虚假求职者的威胁。根据 Gartner 研究预测,到 2028 年,四分之一的求职者可能是假的。一旦被雇用,这些冒名顶替者可能会窃取数据、金钱,甚至安装勒索软件。

例如,一些国外 IT 工作者在向科技公司投递简历,并经常使用听起来像美国人的名字,比如迈克·史密斯(Mike Smith)或托马斯·威廉姆斯(Thomas Williams)。这些人利用从暗网市场上获得的被盗美国身份信息,并使用 VPN 掩盖其真实位置。

随着 AI 编码工具的普及,合法的 IT 求职者可能更倾向于使用 genAI 技术。Gartner 预测,到 2027 年,70% 的开发人员将使用这些工具,而 2023 年这一比例不到 10%。

用GenAI识别GenAI

Gartner 人力资源实践的高级首席分析师千叶绘美(Emi Chiba)表示,GenAI 让定制化内容创作变得容易,因此许多求职者将其用于简历和求职信。

“此时此刻,我认为大多数求职者提交的申请都经过了 AI 的增强,”千叶说。“我曾与一些组织交流过,他们也注意到求职者在面试或评估中使用 AI,可能会直接读取 AI 生成的答案,或者用它来帮助构思回答。”

千叶补充说,一些求职者使用 AI 深度伪造技术——改变声音或外貌——以隐藏自己的身份或地理位置,甚至让其他人代替自己参加面试。

“我个人就经历过这样的事情,”尤里基维奇说。“我们雇佣了一名德克萨斯州的员工,她却秘密地将工作外包到海外,只拿一小部分工资。”

尤里基维奇表示,这名假冒员工同时欺骗了四位雇主,每年赚取 30 万到 50 万美元,而几乎不工作。“这纯粹是为了赚钱,而且几乎没有后果;没有真正的威慑力,”他说。“这就是为什么我们需要更好的技术来检测这种欺诈行为。”

尤里基维奇表示,GenAI 既是问题也是解决方案。它可以帮助筛选求职者,也可以检测欺诈行为。该公司最近宣布将在 5 月或 6 月推出一个内置的 AI 代理,用于识别深度伪造。

虚假求职者让合格工人更难获得机会

越来越多的 AI 深度伪造求职者带来的另一个负面影响是,它会影响“真实”求职者被录用的机会。“如果你因为‘虚假’候选人而错失工作机会怎么办?”尤里基维奇说。“这是一个有趣的困境。”

尤里基维奇表示,伪造资历的求职者最终很可能会被揭穿并解雇——但到那时,他们已经达成了自己的目标。“这是一个数字游戏:人们提交数百份申请,希望其中一些能蒙混过关。即使只有少数成功,也足以利用系统漏洞,”他说。

尤里基维奇补充道,这些虚假员工在工作三、四个月或六个月后,带着挣到的薪水离开,然后去找下一个雇主。

财务影响可能是巨大的。美国劳工部表示,一次糟糕的招聘可能会耗费该员工首年工资的 30%,一些人力资源公司估计每位虚假员工造成的损失在 24 万至 85 万美元之间。

“现在想象一下雇佣一名虚假候选人的成本,”尤里基维奇说。“他们接受了培训,完成了所有入职流程。你付了三个月工资,假设你在 100 家不同的雇主那里重复了这一欺诈网络。在被发现之前,他们赚了很多钱。”

ToB最前沿

ToB最前沿抖音号

CBI科技在线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三环东路三元桥曙光西里甲1号第三置业A座1508室 商务内容合作QQ:2291221 电话:13391790444或(010)62178877
版权所有:电脑商情信息服务集团 北京赢邦策略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我司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如有侵权,请与我司联系删除
京ICP备:2022009079号-3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1901号
ICP证:京B2-20230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