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星医药用AI赋能医药研发
刘沙
责任编辑:刘沙
电脑商情在线
时间:2025-07-07 16:15
复星医药 AI 医药研发
从7天到5分钟的效率革命
“3000 多张表格,要整理成一份5 万多字的报告。过去科学家需要花费整整 7 天才能完成临床试验报告一致性检查。”
复星医药总裁助理兼首席数智官林锦斌直言,一个典型的创新药临床试验报告数据量有3000多张表格。而科学家的时间非常宝贵,不应该浪费在这种简单枯燥、又不能出错的工作上。
复星医药总裁助理兼首席数智官 林锦斌
现在,借助亚马逊云科技提供的生成式AI技术,复星医药可以把3000多张表格映射到5万多字的报告里,一键式完成报告初期的一致性检查,让整体召回率达到90%以上,准确率超过60%,工作效率从原来的一个星期缩短至5分钟。
而这只是复星医药拥抱人工智能技术,实现生产力提升的场景之一。
坚定的迈向AI
事实上,早在2017年,复兴医药就开始创新转型,加速国际化,之后还确立了“4IN” 战略,即创新 Innovation、全球化Internationalization、智能化Intelligentization、整合 Integration。
特别是从2023年开始,大模型技术爆发,复星医药开始关注并积极探索大模型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应用。
当前,复星医药正在通过构建自主研发的PharmAID决策智能体平台,加速研发过程并辅助各个医药研发各个阶段的重要决策。 林锦斌表示,复星医药将以三个阶段渐进式打造PharmAID决策智能体平台,包括信息平权、知识平权以及智能决策。
用AI赋能医疗撰写场景
以药物研发为例。在传统药物研发过程中,医学内容撰写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但是它也消耗了研发人员大量的时间与精力。研发人员通常需要浏览10万份文献资料和数千名患者的临床记录,才能输出约200份超5000页的核心文档,这项工作基本会占据研发人员30%-50%的工作量。
针对容易被忽略的“临床试验报告的一致性检查”和“研发文献翻译”,复星医药与亚马逊云科技进行了深入探索:
在临床试验报告一致性检查方面,复星医药依托亚马逊云科技的智能医学内容生成中心,可对临床试验报告进行一致性检查,有效提高内容的修订效率,可覆盖90%场景,效率提升70%。
在研发文献翻译方面,复星医药不仅可以解决大部分简单翻译场景,还可实现全球访问。经过6个月的运行,复星医药已经高效翻译了超1.6亿字,并降低30%的成本支出。
林锦斌指出,在研发方面,AI为复星医药带来了两方面价值:
一是大量的数据检索、萃取、分析、汇聚的能力,通过生成式AI,工作效率得到了极大提升;
二是对大模型的推理和规划能力更加认可和期待。林锦斌解释到:“因为医药领域有个定律:数十亿美金的投入、十年的时间、10%的成功率。而现在成功率达到3%-5%就已经很不错了,所以制药企业的决策必须慎之又慎。AI可以帮助我们确保决策体系方向是大致正确的,并且尽可能挤压不确定性。”
从技术工具到创新文化
众所周知,选择一家供应商,不仅是选择了它掌握的技术,也选择了它的能力和企业文化。
“除了生成式AI,工程化能力同样重要。”林锦斌指出,“我们通过与亚马逊云科技合作,将一个大场景解构成一个个具体的小场景,脚踏实地沉淀每个子场景的能力。尽管这个过程充满了不确定性,但我们依托亚马逊云科技在全球范围内积累的大量实践经验,特别是他们和跨国药企的合作经验,帮助我们基于前人的探索,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快速高效地前进,脚踏实地的夯实我们自己的能力。”
林锦斌总结到,复星医药成立的30年是建设和践行中国医药行业创新转型发展的30年,未来复星医药将继续以创新为桨,以知识为帆,迎接医药行业下一个智能化的3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