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原生还会是AI应用的重要承载吗?
李丽
责任编辑:李丽
电脑商情在线
时间:2024-12-12 12:09
云原生 青云科技
云原生必然会成为新一代的计算基础架构如今已得到充份验证。无论是云计算的普及应用阶段,还是今天的人工智能时代,我们看到采用K8s架构来承载其底层应用的企业,不仅从行业分布上已呈大面积扩展的趋势,在地域上也在纵深下沉。
当ChatGPT、AIGC这些新技术、新服务形态、新人工智能的能力开始充斥着这个世界时,云原生还依然是那个中流砥柱吗?青云科技云原生产品负责人于爽直言说:“云原生依旧是AI的重要承载。”综观英伟达、华为等企业这些年来的技术路线,我们都能看到K8s云原生架构的存在。我们熟知的OpenAI的底层调度、计算平台也同样采用了此架构。
在国内云原生服务商阵营里,青云科技选择云原生这条路很坚定。KubeSphere就是青云科技2017年以开源的形式来运营和开发的一款容器管理平台。
今天,KubeSphere无论从产品端还是社区运营,在业界都有口皆碑。从使用体验来看,其部署安装的简易程度对国内外的用户都十分友好。这是因为青云科技通过创新,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国内用户获取最新的云原生技术及工具。
截止到今天,青云科技KubeSphere在开源领域早已不再只有一款容器平台。应该说,青云许多开源项目也都由KubeSphere这个品牌和流量衍生而来,同样是基于不同的客户需求而产生的不同云原生开源项目。这里既有针对于网络的,也有针对基础设施环境的,更有针对于宏观侧运维侧面的。
在于爽加入青云科技负责云原生业务以来,他参与的项目和走访的客户同样不计其数,也一路见证着市场对云原生从试探到试用,直至今天的深度探索实践。过去,很多企业可能仅使用K8s的某个功能,但是这两年更多的企业开始着手容器化的改造。而走在前列的那些客户,更是对青云提出了在上层场景的深度需求。他们已也再单纯停留在如何把之前部署在Windows操作系统上的业务迁移到容器上,而是需要将核心的业务,比如数据库容器化。
“那么我们就要帮助这些企业将底层大规模的基础设施的运维进行稳定性管理,这其中不仅包括操作系统,还有异构的硬件设施管理层面,为他们能够提供最佳方案统一管理,做到标准化的落地实践,并且降低运维成本。”于爽在谈到这类企业需求时如此说到。
在产品形态上,青云科技也要创造更好的抓手,比如LuBan就是其产品的重要能力。可以说,LuBan让KubeSphere真正成为了一款云原生的操作系统。通过LuBan插件式开放架构,不管是第三方的界面、按钮、第三方后台API,都可以热插拔进KubeSphere里。
如果说在生成式AI大火之前,标准的K8s加上一些上层的管理能力,以及像微服务等业务场景能力,基本上就能满足60%以上云原生客户的需求。那么AI的应用调度串联复杂度必然要高很多。如何在这个层面通过可观测的、调度工具解决问题,这对产品的复杂度以及后台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样,LuBan能针对不同的垂直场景、垂直客户提供灵活的功能,而不需要瀑布式的开发, 这也是KubeSphere增强GPU等资源调度管理功能的具体体现。
在云原生产品层面,2025年青云科技会聚焦在以下三大方向:
一是可观测。可观测可以解决客户最为关注的几大核心问题,特别是数据中心层面降低运维成本;
二是跨基础设施的集群管理。将不同的基础设施,包括硬件、软件,私有云、公有云,以及不同的云供商进行统一管理,因为跨基础设施的集群管理是永恒不变的需求点;
三是边缘AI。边缘的需求旺盛这是不争的事实。与数据中心的计算量相比,边缘计算量的增长难以预测,尤其是在具身智能、自动驾驶等等边缘场景下,计算量的拓展性是无限的。
聚焦这三大方向,青云科技会以更科学的方式持续加大开源的力度和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