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将翻番,对中国机器人市场有何启示?
文少
责任编辑:刘沙
电脑商情在线
时间:2025-03-12 10:38
机器人 技术 市场 人才
由于人口老龄化与劳动力短缺等问题,日本企业越来越依赖服务机器人来补充劳动力。
据日本某政府支持机构预测,2065年日本将有近40%人口年满65岁。Recruit Works研究所指出,2040年日本将面临1100万劳动力缺口。所以,为解决劳动力短缺问题,越来越多日本企业开始把希望寄托在服务机器人身上。
研究机构富士经济预测,到2030年,日本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将增长近两倍,达到4000亿日元,折合成美元约为27亿。
目前日本最大餐桌服务连锁餐厅Skylark已经采用约3000个机器人为顾客送餐,其员工有一半的工作都是由机器人辅助完成的。
这给中国机器人市场也带来了多方面的启示:
一、技术创新与突破
提升智能化水平:日本服务机器人在餐饮等场景的应用,表明机器人需具备更强的智能化能力。中国机器人企业应加大在人工智能、机器视觉、传感器等技术上的研发投入,提升机器人在复杂环境下的自主决策、路径规划与障碍物感知能力,使其能更好地适应多样化服务场景。
拓展应用场景技术:从日本经验看,服务机器人不仅局限于餐饮,还可应用于养老、医疗、教育等多个领域。中国应针对不同行业需求,研发适配的机器人技术与产品,如医疗机器人需具备高精度操作与辅助诊断能力,养老机器人则需注重人机交互与生活辅助功能。
二、市场拓展与应用
满足国内需求:中国同样面临着人口老龄化与劳动力成本上升的问题,服务机器人市场需求将持续增长。企业应积极拓展服务机器人在国内的应用场景,如在酒店、医院、商场等场所推广机器人服务,提高服务效率与质量,降低人力成本。
开拓国际市场:日本服务机器人市场的增长反映了全球对服务机器人需求的上升趋势。中国机器人企业可凭借成本、技术等优势,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参与国际竞争,将产品推向全球,提升国际影响力。
三、人才培养与引进
加强专业人才培养:日本服务机器人市场的发展需要大量专业人才。中国高校和职业院校应加强机器人相关专业的设置与建设,培养更多具备机器人技术研发、应用与维护能力的专业人才,为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吸引高端人才:为推动机器人技术创新,中国还需吸引海外高端人才回国或来华工作,通过提供良好的科研环境与待遇,汇聚全球智慧,助力机器人产业发展。
四、政策支持与引导
制定产业政策:日本政府对机器人产业的支持是其市场增长的重要推动力。中国政府也应继续出台相关政策,如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动机器人技术创新与产业化。
引导产业布局:政府可通过规划引导,促进机器人产业在区域间的合理布局,形成产业集群,发挥规模效应与协同创新优势,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